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盐城弄潮儿

 
 
 

日志

 
 

为什么要天天挂网等待或迷恋聊天?  

2008-11-26 15:12:51|  分类: 情感絮语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盐城   沈海龙[原创]

 

网上征婚交友盛行,一方征友另一方应征,于是两厢加为好友,起步沟通。多多沟通,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了解对方,但是过度信赖此种聊天方式,不期求当面接触而频频网上见面,笔者则不以为然。

在获取对方的基本情况介绍及QQ号信息之后,互加好友是网上聊天的发端。为什么要与对方聊天呢?一是通过聊天更为详细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分析与感受可信性、真实性,以便对对方基本情况、性格特征、语言沟通、道德品质等方面基本了解,或排除已掌握情况的矛盾方面。二是根据聊天情况的融洽程度、对对方品行条件的认同程度,做出约见对方作出实质性接触的决策。因此,聊天的目的,不是聊天,不限沟通,直接指向的是征婚交友,沟通只是导向目标过程中的情感流。

在征婚交友情形下,在互相导出“你好”的招呼之后,因为知道对方交友的原因,往往直接询问对方的有关情况,随着掌握的情况铺陈自己的看法及对生活的态度。基于洞察对方的意图,开始聊天兴致、思维速度都较高。毕竟缺乏共事基础,聊过一段时间后,一方刚上网,对方即发出问候的时候,另一方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新谈些什么话题。如果话题枯燥,或者挖不出话题,双方就会感觉出尴尬,一方就会找个借口“离开”或下网。以后上网再遇在线时,通常那方就不会主动发出问候,或者此方发出问候对方较长时间没有回应。那么此两者间的应征关系,期待有较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了。也有的考虑到以后的可能重新联系,就干脆选择了隐身,即使你知道她隐身,她仍作掩耳盗铃状,你也该识趣地不去打扰她。

为结婚目的应征交友的,最好趁着话题较多,对对方基本情况及条件基本满意的时候约见对方。如果双方未见面前把能想到的话题都聊了个遍,等到没话题了一是提出约见都没了积极性及可能性,二是见了面反倒相顾无语,拿不出屏幕前聊天的神采了。

有网友问我:“你不是说在聊天过程中要尽量充分地了解对方,如何又说应征双方不适宜以长聊来充分了解对方?”其实笔者的观点并无矛盾之处,而是了解对方是否充分,是与一定时段掌握的信息量相称的。不能为了充分而忽略了节奏、时机与氛围,茶得趁热冲。

我也没说,对对方的性格能力几乎没作基本了解,就急着与对方约会,因为这其中可能暗藏风险;如果不可能存在人身上的不安全,那么,认为自己满足应征条件,直接约见对方当面了解,现场决定是否保持联络关系,也较为常见。

如果一个已婚者,只要上班几乎天天把QQ挂在网上,你认为她挂的目的是什么?是工作需要?与同事聊天?与好友聊天?寻找情人?还是感情饥渴?或者自己也道不清原因,挂着就是挂着,习惯了?如果她或他是一个结过婚但现在单身,也如上天天挂在网上,你认为她或他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因为工作需要QQ成天挂在网上的有,比如网上有人开法律咨询讲座,有人网上即时答询健康知识,有人网上开展产品营销,等等。但是,既然加为你的好友,你加对方时存在你的交友目的,她应征时也知道你的交友目的,所以,你的好友中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因为工作需要成天将QQ挂在网上几乎没有可能。现在的通讯多么发达,而且同事间又经常见面,与同事聊天至于“天天”也实在不可信。除了挂网挣积分,其他的原因则几乎都可归之于感情饥渴一类的,或者夫妻不睦、分床而居;或者拓展交际,择时而飞;或者感情游离,不知归宿。

无论已婚者还是离婚者成天将QQ挂在网上,并不必猜测她/他与某一个聊友谈得如何热火朝天、飞马行空,不可能的,今天有得谈,明天有得谈,说她/他后天仍有得谈我已半信半疑,一月如一日天天有得聊,我还真的没法信,不是我不健谈所以怀疑人家。我也不必猜测她/他的朋友满天下,一日内可以同时与若干好友开聊,或者隔几天换一个聊。如果是这样,天天挂网的她/他所聊的好友,与双方热聊的激情,注定一个挨一个地成为昨日黄花。

男女异性间非为婚姻、情侣目的真挚交友也是有的,但一般不会挂上瘾或聊上瘾,间断性地问候却是常见。但在应征交友阶段,如果有热聊而至于间断性的、礼节性的问候的话,那么,双方原先加为好友的初始追求或愿望几乎成空了。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要么她/他成天挂在网上是期待冥冥之中有一个不相识或不相知的人主动地敲开她/他的心扉,在感受真爱后决定婚姻的航向;要么她/他是在不住的连续的聊天游戏的更迭中,后一个的到来决定了前一个的远去。

是故,男女异性为婚姻目的应征交友,而发生的网络聊天,聊“长”应有度,只聊不晤,那么其中一方可能已存了对方可有可无的意思,对方也可能聊的不仅是她/他一个。

长聊不铆,聊长不信。

 

                                                                                                  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评论这张
 
阅读(650)|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